前 言
GB/T 31710《休閑露營地建設與服務規(guī)范》分為以下部分:
—— 第1部分:導則;
—— 第2部分:自駕車露營地;
—— 第3部分:帳篷露營地;
—— 第4部分:青少年營地。
本部分為GB/T3171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為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部分由全國休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98)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北京同和時代旅游規(guī)劃設計院、中國旅游車船協(xié)會、北京聯(lián)合大學旅游學院、北京中天行露營發(fā)展有限公司、飛神集團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張靈光、魏小安、劉漢奇、張凌云、付磊、孔令學、鄭晶、劉偉一、陳向陽、朱莉蓉。
休閑露營地建設與服務范圍
第一部分:導則
1 范圍
GB/T31710的部分規(guī)定了休閑露營地的分類和基礎術語,對休閑露營地的建設和服務提出了基本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各類功能清晰、持續(xù)運營、有一定接待規(guī)模的休閑露營地,不適用于因體育賽事、藝術節(jié)慶、展銷展覽等而建設的臨時性營地。
2 分類
2.1 根據(jù)進入營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可分為房車露營地、汽車露營地、騎行露營地(自行車/摩托車、馬匹)和徒步露營地等。
2.2 根據(jù)主要住宿設施的性質,可分為房車露營地、木屋露營地、帳篷露營地和沙漠露營地等。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休閑 leisurr
個人在除工作、學習、家務勞動、睡眠等日常謀生和生理必需的時間以外,對可自由支配時間的多樣化安排,進而產(chǎn)生身心愉悅的生活狀態(tài)。
3.2
露營 camping
使用自備或租賃設備,以野外臨時住宿和休閑生活為主要目的的活動方式。
3.3
休閑露營地 recreational campground
在明確范圍和相應休閑服務設施的露營場所。
3.4
房車(旅居車) recreational vehicle;RV
配備臥室、起居室、衛(wèi)生間和廚房等基本生活設施,通過自立行駛或借助外力牽引行駛的交通工具。
3.5
帳篷 tent
用帆布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可拆裝組合的折疊式露營設備。
3.6
房車露營地 RV campground
以房車為主主要進入交通方式和住宿設施的露營地。
3.7
汽車露營地 auto-camping ground
以汽車為主要進入交通方式的露營地。
3.8
騎行露營地 auto-campground
以自行車、摩托車、馬匹、駱駝等騎行工具為主要進入交通方式的露營地。
3.9
帳篷露營地 tent campgruond
以帳篷為主要注冊設施的露營地。
3.10
專業(yè)露營地 specialty campground
專門針對某類人群或者具有某類功能的露營地,如青少年營地。
3.11
綜合露營地 是multiple campground
集多項可進入方式、具有多種住宿設施和休閑娛樂設施的大型多功能露營地。
3.12
營位 camping site
在休閑露營地內,供露營者住宿和活動的獨立區(qū)位。
3.13
營區(qū) camp architecture
由多個營位組成,主要供車輛停泊、住宿和附屬休閑活動的區(qū)域。
3.14
服務中心 service center
集中提供入營和離營手續(xù)辦理,具備查詢、休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功能的場所。
3.15
休閑活動區(qū) recreation center
露營地內開展除住宿之外的休閑活動的場所或場地。
3.16
移動木屋 mobile house
以木質或復合材質主要建筑材料的可移動的房屋。
4 選址
4.1 露營地選址應符合國家和地方對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的要求。
4.2 應不易發(fā)生自燃災害。
4.3 應遠離各類污染源。
4.4 自燃條件應與營地的類型相匹配。
4.5 交通條件應與營地進入方式相匹配。
4.6 應保證緊急救援及其他突發(fā)事件應對措施的實施。
4.7 應有利于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置。
5 規(guī)劃
5.1 應科學制定規(guī)劃,并履行相應的審批或備案程序。
5.2 應科學利用內部和外部關聯(lián)空間,設置合理的功能區(qū)分。
5.3 應把安全保障、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交通和基礎設施作為必要內容。
6 基礎設施
6.1 交通設施容量應與營地類型和規(guī)模相適應。
6.2 應有專門的給排水系統(tǒng),保障清潔水源。
6.3 應有持續(xù)電力供應,配備應急和備用照明設施。
6.4 移動通信信號應覆蓋露營地,無法覆蓋移動通信信號的營地應配備有線電話或衛(wèi)星海事電話,保障通訊。
6.5 宜接通互聯(lián)網(wǎng)。
6.6 污水應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
6.7 廢棄物應分類收集,及時處理
6.8 應有公共衛(wèi)生間。
6.9 各類基礎設施應滿足需求,運轉有效。
7 服務設施
7.1 應有規(guī)模適宜、位置便利的服務中心,提供入營和離營手續(xù)辦理、信息咨詢等基礎服務。
7.2 露營區(qū)應按照營地類型采用相應的住宿設施,盡量不用固定建筑形式。
7.3 應按露營地類型和規(guī)模配備自助服務于集中服務相結合的休閑消費項目。
7.4 應因地制宜地設置聚會、娛樂、運動、訓練、商務等休閑空間和設施。
7.5 宜有車輛維修、寵物托管、技能培訓、兒童管護、貴重物品寄存等各類后勤保障設施或服務。
8 環(huán)境保護
8.1 應科學確定生態(tài)承載力,不超載運營
8.2 應采用綠化手段提高露營環(huán)境質量和景觀效果。
8.3 應選擇環(huán)保建材,優(yōu)先選擇可重復利用的環(huán)保材料。
8.4 應多使用風能、太陽能燈清潔能源。
8.5 應努力實現(xiàn)對消耗物品的循環(huán)利用。
8.6 應減少使用洗滌劑,避免污染自然水體。
8.7 提倡露營者自帶基本生活和休閑用品
8.8 倡導露營者自己帶走垃圾。
9 標識
9.1 營地的標志標識系統(tǒng)應齊全、規(guī)范。
9.2 應結合營地類型,設計和制作有本營地特色,易識別的標識。
9.3 營地的標識設置應充分滿足自助服務的需要。
9.4 交通引導標識應醒目,便于夜晚使用。
9.5 特殊環(huán)境和動物保護地帶應有相關行為規(guī)范提示標識。
9.6 標識牌應選擇持久、耐用的生態(tài)和仿生態(tài)材料,外觀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
10 安全
10.1 安全保障制度健全,實行安全崗位責任制。
10.2 廣播系統(tǒng)、消防設施、避雷設施齊全有效,安全疏散通道通暢。
10.3 營地內道路應做到人車分行,交通安全標示清晰。
10.4 危險區(qū)域警示、緊急救援電話的標志應突出、醒目。
10.5 醫(yī)療救援體系應與營地規(guī)模和類型匹配,有急救人員和固定的聯(lián)系醫(yī)院。
10.6 應配備緊急救援場所和器材,安全應急預案響應迅捷。
11 管理與服務
11.1 各項經(jīng)營管理制度齊全并有效執(zhí)行。
11.2 應有常駐營地的管理和服務人員。
11.3 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結構應符合營地類型和服務項目需要。
11.4 所有工作人員經(jīng)培訓合格后上崗。
11.5 應將應急救助常識和技能列入培訓內容。
11.6 引導、提倡露營者自助服務。
作者:王海龍
2021-06-18
作者:王海龍
2020-04-21
作者:王海龍
2020-02-06
作者:21世紀房車網(wǎng)
2019-05-29
作者:喬超
2019-03-13
作者:王海龍
2018-01-30
作者:張凡
2017-12-27
作者:靳月成
2017-12-04
作者:張凡
2017-11-21
作者:王海龍
2017-11-14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2.發(fā)送下方對話,進入群聊
"買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