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丹縣“白褲瑤”民俗采風:南寧-賓陽-柳州-定州-南丹
南丹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西北部,距離廣西柳州205公里,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壯、漢、苗、瑤、水、毛南等13個民族。
南丹的民俗民風多姿多彩,特別是里湖鄉(xiāng)的“白褲瑤”人民,至今仍保存著順應自然,古樸自得的生活習慣,是個民俗攝影的好去處。白褲瑤為瑤族的一個支系,因男子一律穿及膝粗布白褲子而得名。“白褲瑤”民俗的采風時節(jié)通常一年四季皆可,但最好是在夏季或秋末冬初。“白褲瑤’的服裝比較特殊,尤其婦女服飾奇特,有的上穿無領短衣,下著長短不等的裙子;有的著長可及膝的對襟上衣;有的穿后面長前襟短過膝的長衣。冬閑時間,婦女們成群結伴,在冬日下紡紗、織布、染布、畫布、繡花,晚上青年男女相約唱情歌結交朋友。
通常結婚三年后瑤族男子就開始留長發(fā),并且頭發(fā)不用洗發(fā)水洗,而是用釀酒時所剩的淘米水洗。對于白褲瑤來說,酒是生活中必須的,幾乎家家都釀酒,每逢趕集的時候,他們把一些米酒拿到集市上去賣。每逢3、6、9日是里湖鄉(xiāng)人趕集的日子,白天的集市熱鬧非凡,白褲瑤同a胞們穿著色彩艷麗的服裝做買賣,到了夜間,集市上能見到成雙成對的白褲瑤男女對歌,民族特色濃郁,是攝影愛好者采風的好地方。
2. 金坑梯田采風:桂林-龍勝-金坑梯田 :
金坑梯田位于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xiāng)境內,被譽為世界旅游景觀一絕。它方圓 1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寨20余個,人口 5000多人,主要住著我國西南的少數(shù)民族瑤族的一個分支——紅瑤。他們的祖籍在山東青州,于明代末期遷到這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紅瑤自己沒有文字,本民族的歷史文化過去一直是以山歌形式用口頭流傳。紅瑤人勤勞勇敢、忠厚樸實,待客熱情,婦女們的手工技藝以織花、挑花、蠟染、制絲著稱。
金坑梯田一般都修造在海拔1200米以下,因為山地越高氣溫越低,越不利于水稻的生長。金坑梯田的三個大景區(qū)分別為:公平界景區(qū)、大界景區(qū)和墻背景區(qū)。從田頭寨向東北方向步行一個半小時是小寨景區(qū),從小寨再向東北面走兩個小時是舊屋景區(qū),田頭寨的南面是中祿景區(qū),小寨和舊屋也有很多適合攝影的景點。攝影者可以沿著海拔高度1200-1400米的山間去尋找拍攝點。站在龍脊金坑的山頂向下看,在細雨朦朧中的月亮田里,瑤族山民趕著水牛正在辛勤的勞作,既象一幅中國山水畫,又象是一部田園詩篇,是攝影采風的好去處。
作者:21世紀房車網(wǎng)
2018-04-11
作者:值班總編
2017-11-30
作者:wanghailong
2017-02-09
作者:admin
2013-10-09
作者:admin
2014-11-30
作者:admin
2014-07-09
作者:admin
2014-07-16
作者:admin
2014-07-07
作者:admin
2004-05-15
作者:admin
2004-06-06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2.請標注“有車”或“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