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重走中國路第一季,我有一“路”的故事:連載 5
2020年7月24日 晴
線路: 北京——固安——涿州(中國農大實驗基地)
距離:150公里
今天是我出發(fā)的日子,說好的天亮就出發(fā),但是老張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jīng)日上二桿,送行的餃子都涼了!
準備了快一年的房車旅行終于開始了!和每次旅行一樣,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是最難的,不過今天還好,老娘和兩個姐姐準備長途相送,送我到80公里之外的固安!
昨天我就把房車開出了我的房車小院,先看看房車出發(fā)前的樣子吧
房車正面,寬頭大腦
再來張房車側面的照片,一身花里胡哨的房車,就這樣準備好出發(fā)了。
老張的所有物品早已經(jīng)在房車里等我上路,就差老張的這身皮囊了。
過去30年老張在中國旅行走過的線路地圖,網(wǎng)上實在是沒有找到讓老張滿意的地圖,所以我就自己做了一個車貼,喜歡的朋友可以和老張討要,這次我準備把這張地圖的線路畫的更密,這需要我5年的時間來完成。
09年我和老爹開著房車走過長征路,2015年我陪老爹老媽開著房車又游走了東北三省,最近老爹的身體就不太好了,比較虛弱,不適合出遠門,不然這次就帶著爹媽一起走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一輩子她有操不完的心,80歲的老娘要去送老張,
兩個姐姐也一路陪同,或許過不久我們 就會在四川匯合!
人在江湖走總要出去混的,在老娘的護送下,老張終于踏上了房車重走中國的征程,此一去就是個3-5載。
前方路途漫漫,好在老張有姐妹都在一起,可幫我照顧老爹老娘,所以我可以安心的走在路上。
原本都不關注手機的老娘也會在老張在路上的時候,時刻關注我的游記,看看老張?zhí)焯於荚谑裁吹胤?,只要在路上有個動靜,她就會覺得我和在家是一樣的,看來寫游記的好處多多啊,現(xiàn)在我又開始做視頻,那就跟時時刻刻在身邊是一樣一樣的。
我喜歡在路上,HIA喜歡一個人在路上,只要人在外心就安。
短短的80公里我們走了一天,最后再陪陪老娘,吃過中午飯加晚飯,老張就真的 要獨自一個人出發(fā)了!
送老張百里總有一別,雖說我不想走,但我也不想留,也不能不走,身在都市幾個月的老張身上都會長草,有一年多沒有出門的我,都快抑郁了,最后告別老娘,追著太陽一路向西,就走上一條探訪舊地的征途。
沿著30多年前我們從北京到涿州農場的路,要穿過涿州,當年的一個小縣城,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繁華大城市,不僅僅道路變多變寬了,而且城市的建筑也和大都市一樣了,設定的農大實驗農場是要穿越城市中心的,而且當年的 地方好像也變成了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繁華城市的標準就是必須有限高桿,在北京主要街道都難以遇到的意外,在其它城市幾乎可以變成房車人的心結,最最郁悶的是,我遠遠的看著這個限高桿還很高,經(jīng)驗告訴我可以過去,但是當我走到限高桿下面的時候,就看看它緩緩的落下了!我加點油門都可以沖過去,但是有過教訓的我,還是停住了,因為你不知道你要穿過的另一面是否也有這樣一根限高桿,盲目的進去,可能你想出都出不來了,你不知道控制它的人在哪,但是手按電鈕的人應該就坐在監(jiān)控前面看著你心里偷著笑呢,就像我現(xiàn)在遇到的一樣!
我真想罵娘,但是不知道罵誰,最最關鍵的是我在城市中心的主干道上,掉頭是逆行,那是大罪過,倒車要倒后300多米,可是我分明是看著限高桿遠遠的是抬起來的,為什么我走到跟前它就落下了呢?
好在這個城市貌似繁華,人車并不多,我只好慢慢溜邊倒車,警察也沒有一個,小心翼翼的退后300多米,可以掉頭了,但是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走了,于是在城市里轉了半天,總算轉了出去。
這些路還有當年的一點印記,但路兩邊的建筑完全不一樣了
追著夕陽,日落時分,沿著金光大道走近農大實驗基地,當年就是荒無人煙的地方,除了學校農場有個大院,外面都是東一個西一個的土房子,可惜的是哪個年代,能給人拍一張照片都是珍貴的,所以更是很少浪費膠片拍風景的,所以變遷的風景只能存在記憶中!
終于來到了農大實驗場,這是一個30年后的故地重游,也實在是記不起當年的大門是什么樣的了,但肯定不是現(xiàn)在的樣子,門前也不是現(xiàn)在這樣如同廣場一樣的馬路,我只是記得確實是一個路口拐進來,當年我在這里留守蹲點的時候,公司會把一輛破213丟給沒有駕照的我,平時到外面辦事我就無證駕駛開出去,路口總是站著一個警察,看見他我就遠遠的停下不走了,等著他走我在過去。
30年過去了,我不僅僅有駕照了,而且開過很多款車,走遍了中國,行程超過60萬公里,現(xiàn)在我開著房車重走中國路,再次回到了逃避警察的路口,現(xiàn)在不用怕了,咱已經(jīng)是老司機了,而且是連續(xù)多年都沒有違章記錄的老司機!安全必須第一,只有安全駕駛你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久!
這些都是新建的辦公室,都是一些科研機構。
這是農大農場現(xiàn)在的場部,建筑好像都是新的,以前這里面就是農大的校舍,全部都是平房。
說起農大的歷史,那也是一部上山下鄉(xiāng)的歷史。中國農業(yè)大學是我國現(xiàn)代農業(yè)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歷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并為北京農業(yè)大學。當年老人家一句話:農業(yè)大學建在城市里是見鬼了,于是農大就搬到了陜北,去了延安,后來又搬到了河北涿州,
再后來就又回到了北京。這里就變成了農大學生實習的基地。
我在中國農大大學學習了四年,89年畢業(yè)后留校工作3年,然后我就辭職離開了,應該說是丟掉一切關系就離開了,因為當時我辭職,學校沒有批,我就自己走了,義無反顧的下海狗刨,摸著河底嗆水去了,過了三年才回來辦手續(xù)。我也曾是農大的教職員工。
一排排幽靜的小院,30年前要是這樣我就不走了,當年是滿目的泥濘,就是一個農村的生產大隊,沒人愿意來農場工作,來這里就如同是被下放一樣。
本來我的計劃是看看農場大門就離開沿著當年我們徒步的線路前往狼牙山的,但是按照導航還沒有走出農場我就遇到了這個限寬墩,這也是天留老張要在農大實驗場露營一晚,我只好原路退回。
回到大門前,一看時間已經(jīng)是晚上7點多了,這時候走路上已經(jīng)看不到我嗎當年徒步走過的路的風景,當年我嗎就是深更半夜走的,除了見到野狗,什么都沒有看見,所以我這次得白天走,好好看看34年前我沒有看見的風景,另外實驗場大門外面的道路也不是交通主干道,這樣寬敞安靜的地方露營地,以我多年房車經(jīng)驗來說很難路上找到,既然我不急何必要趕路,于是我就露營在此,傍晚這里是農大人健身的活動大廣場,熱鬧極了了,就是因為露營在這里,所以我才有機會和人交流,聊天,才知道30年前我負責啟動規(guī)劃建設的種衣劑場現(xiàn)在竟然還存在而且還效益特別的好,那我必須要參觀一下,在農大工作3年中我參與過兩個農業(yè)工廠的建設,一個是我當年學的昆蟲微孢子蟲生物防治工廠,我是技術人員后來是負責生產工作,一個就是負責啟動規(guī)劃籌建涿州的這個種衣劑場,我是被定為主管副廠長的,我應該是這個工廠的第一個全職人員,在這里一蹲就是8個多月,所以我和農場的故事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