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住名稱的廣場,在法國和歐洲會有好多廣場及紀(jì)念碑,每一個都在敘述著自己的歷史文化。也許是年齡原因,好多的紀(jì)念碑和景點都記不住它們的名字和典故。
吉倫特派紀(jì)念碑座落在法國城市波爾多的梅花廣場,興建于1894年到1902年,紀(jì)念在恐怖統(tǒng)治時期受害的吉倫特派成員。2004年7月8日,被列為法國歷史古跡。
皮埃爾橋是法國城市波爾多一座跨越加倫河(的橋梁,連接左岸的維克多雨果林蔭道和右岸的梯也爾大街。
在英語里面,皮埃爾橋的意思其實就是“石橋”。
在波爾多城區(qū)騎單車閑逛時,遇到一家四口騎單車出游,后面的小朋友看我在給他們拍照,大聲地提示她媽媽,歐洲人的隱私意識從小就特別強烈。
大西洋潮汐公路~世界十大危險公路之首
法國古斯海峽公路:這條道路位于法國大西洋沿岸,每天都有兩次潮汐涌入潮汐,當(dāng)潮水退下時,整個地面都會留下濕滑的海藻,這使得這條道路十分危險。
還有游客的車輛被潮水沖翻,公路兩側(cè)有游客避險的水泥墩和爬桿。
車友參觀地球,駕駛房車正在通過潮汐公路。
夕陽下的潮汐公路
我和參觀地球把車輛停在橋頭,靜等日落時分。
車友參觀地球夫婦在欣賞落日余暉中的潮汐公路。
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zhàn)場發(fā)起的一場大規(guī)模攻勢。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諾曼底戰(zhàn)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zhàn),使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略態(tài)勢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諾曼底英、美、加、波軍隊和德軍的陣亡將士公墓里,總共約有12萬個墓穴。戰(zhàn)勝者與戰(zhàn)敗者的遺體一道寄葬海灘。不同的是,美軍墓地一律是白色的十字架矗立在青草地,面朝西,向著大西洋彼岸的故國;德軍墓地則一片鐵灰色,縱有青松掩映,還是讓人產(chǎn)生沉甸甸的感覺。
登陸過程: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此后,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涌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zhàn)場。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后結(jié)束。
作者:張松敏
2022-11-04
作者:玫瑰社鄧燕婷
2022-11-04
作者:北京老酒
2022-11-03
作者:張斯粵
2022-11-03
作者:21rv
2022-11-03
作者:21rv
2022-11-03
作者:21rv
2022-11-02
作者:21RV
2022-11-01
作者:21世紀(jì)房車網(wǎng)
2022-11-01
作者:21rv
2022-10-31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2.請標(biāo)注“有車”或“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