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繼續(xù)出發(fā),今天上午的行程主要是金頂妙峰山上的娘娘廟。也馳昨天跟趙凡睡了一晚,早上起來念叨著屁股有點疼,咋回事咱也不敢問。
●金頂白塔還有娘娘廟
從我們昨晚夜宿的停車場到這的路程很近,開了也就5分鐘,在景區(qū)的門口有著金頂妙峰山的題字,說起這個名號的由來,是有這么一段故事的。在清朝的康熙年間,北京城四周就數(shù)妙峰山的香客最多,廟會也最為熱鬧,康熙聽說后便賜妙峰山為“金頂妙峰山”。
把房車停在景區(qū)外的停車場,我們就徒步進入金頂妙峰山了。
進入景區(qū)能夠看到不少參天古松,妙峰山古松歷史久遠,山上共有9棵一級古樹,樹齡都在幾百年以上,品種屬于油松。受高山海拔影響,生長奇特造型各異,因此根據(jù)不同的造型每顆古松還有著自己的名字,諸如救命松、迎客松、鳳凰展翅松還有雙龍松等,是妙峰山景區(qū)的一大景觀。傳說繞這些古松順時針轉(zhuǎn)三圈,閉目合十,向古松禱告,就可以心想事成,得到福氣。
除了“娘娘廟”,妙峰山的廟會也是遠近聞名。妙峰山廟會始于明代崇禎年間,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清至民國間,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一至十五舉行廟會,妙峰山廟會在文革和抗戰(zhàn)期間中斷了數(shù)十年,1993年政府正式批準妙峰山舉辦首屆春香廟會,古老的妙峰山廟會文化又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如今的妙峰山廟會依然完整保留了明清時期香客朝頂,香會酬山,施粥、布茶及舍饅頭等傳統(tǒng)形式。
傳說這條去妙峰山金頂進香的香道,原來山路非常難行,清代慈禧太后三次來這進香,清代宮中總管太監(jiān)安德海便主持修建了香道。
妙峰山金頂上久負盛名的“娘娘廟”,又叫惠濟祠,始建于遼金時代,是以道觀為主的一處宗教建筑群。
“娘娘廟”位于妙峰山主峰的臺地一隅,依金頂?shù)匦危驏|南,面對北京城。以山門殿充當(dāng)廟門,有殿院、拜臺、正殿和東西配殿。主要建筑包括山門殿、正殿、地藏殿、藥王殿、觀音殿、月老殿、財神殿和王三奶奶殿。此外,還有廟外建筑回香閣。廟外過去還有喜神殿、東岳廟、關(guān)帝廟、法雨寺等建筑。
金頂?shù)貏葺^高,從這里可以俯看山下的風(fēng)景,拿手機隨手一拍,一張“大片”出爐了。
最后當(dāng)然少不了和標志性建筑合影,妙峰山娘娘廟前平臺上這座金頂白塔始建于民國廿三年,通體潔白,雕刻精美,在青山紅墻的映襯下格外醒目。金頂白塔高6.9米,為覆缽式塔,覆缽式塔又稱喇嘛塔,是藏傳佛教的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金頂白塔用白色大理石雕砌而成,塔的底座為方形石砌塔基,雕有海水、江崖、祥云及金剛等圖案,雕刻十分細致精美。
下期預(yù)告:大開眼界 北京竟隱藏如此景致......
作者:21rv
2022-10-18
作者:王海龍
2022-08-16
作者:21rv
2022-06-06
作者:21rv
2022-06-01
作者:21rv
2022-06-01
作者:張斯粵
2022-04-26
作者:張斯粵
2022-04-13
作者:趙佳怡
2021-04-20
作者:張斯粵
2021-04-09
作者:張斯粵
2021-03-18
銷售熱線:17156807656
1.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
2.請標注“有車”或“無車”